新闻动态

刘胡兰还有一个名字叫刘富兰_周西村_王根固_文水县
发布日期:2025-07-07 03:59    点击次数:115

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|《山河人》连载

《红色经典故事》|上篇

你是山河

从容走向铡刀,壮烈牺牲,尚未满15周岁

刘胡兰还有一个名字叫刘富兰

撰文|路生

刘胡兰,1932年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。

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,10岁起参加儿童团。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,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,担任妇救会秘书,后为主任。

1945年11月,刘胡兰参加了文水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。回村后,她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,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推翻地主、送公粮、做军鞋,动员青年报名参军。1946年6月,她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。这一年,她才14岁。

展开剩余90%

毛主席专门题字:生的伟大,死的光荣

1946年10月,国民党军进犯文水县城。为保存革命力量,县委决定大部分同志转移上山,留下部分同志坚持斗争。她以自己年纪小、熟悉环境为由,主动要求留下来。她和留下来的同志一起向各村党组织传达党的指示,组织群众掩埋粮食,并配合武工队镇压了反动村长。

1947年1月12日,国民党阎锡山军和地主武装“复仇自卫队”包围了云周西村,将群众赶到场地上,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。在敌人威胁面前,她坚贞不屈,大义凛然。敌人问她:“你给八路做过什么工作?”刘胡兰大声说:“我什么都做过!”“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?”“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。”敌人恼羞成怒:“你小小年纪好嘴硬啊!你就不怕死?”刘胡兰斩钉截铁地回答:“怕死不当共产党!”残忍的敌人为了使她屈服,在她面前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用铡刀杀害。刘胡兰毫无惧色,从容走向铡刀,壮烈牺牲,尚未满15周岁。

毛主席知道后非常伤心,专门为刘胡兰题字:“生的伟大,死的光荣”。

2009年9月10日,刘胡兰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。

刘胡兰的家乡文水县,因其古县城形似凤凰,故有“凤城”的称号,据传也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故乡。现属吕梁市。刘胡兰原是文水县云周西村人,为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烈士,人们将云周西村更名为刘胡兰村。如今,这里已经是一个镇了——刘胡兰镇。英雄的故乡,人们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,心气格外足。

刘胡兰纪念馆,坐落在原云周西村,距太原市区85公里。始建于1956年,占地93000平方米。馆舍坐北向南。是“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”,“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”,“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”,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,“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”,“全国百个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,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,“德育基地”和“国防教育基地”。

和解放军某团连长有过一段爱情

刘胡兰牺牲后,宣传她的文艺作品非常丰富,包括歌剧和电影。刘胡兰牺牲17天后,第一野战军战斗剧社剧本创作者魏风从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,立即前往采访,并用三天三夜的时间赶出话剧《刘胡兰》,为战斗在一线的解放军演出,反响强烈。后来,《刘胡兰》又被拍成了话剧和电影,电影《刘胡兰》是由冯白鲁执导战争片,1950年拍成上映,片长85分19钟,讲述了这样的故事:

刘胡兰在反动封建军阀统治的黑暗年代,恶霸地主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,心灵里从小就种下了仇恨的种子。红军来了,把地主家的财物分给了穷人。刘胡兰从红军战士孙同志讲的故事里,懂得了革命的道理。刘胡兰渐渐长大了,为了担负家庭的生活重担,她和邻居家的孩子小青,一起去山里驮炭,俩人渐渐产生了爱情。后来,孙同志又回到这里,领导农民们建起了农会、民兵队、妇救会,刘胡兰担任了妇救会的领导……

在电影里,刘胡兰有了一段爱情故事,一些人认为它是虚构的,事实是,在现实生活里,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。据人民网2004年6月报道:刘胡兰生前两次订婚。1946年初,双方家长作主,将刘胡兰与邻村男青年陈德邻订亲。不过这两个当事人都主张自由恋爱,于是友好商定各自回家劝说父母解除婚约。

同年6月,又有人上门提亲。因男方当时在太谷县当学徒不常回家,刘胡兰以不了解男方真实情况为由拒绝。当时的刘胡兰已打定主意,追求自主的恋爱和婚姻(《刘胡兰:14岁躺在铡刀上》)。看得出来,后面的一次所谓订婚其实是不存在的,是刘胡兰被拒绝了的,而她的“爱情”也是在这之后出现的。

1946年秋,解放军某团连长王根固作战负伤被送到云周西村(今刘胡兰村)休养,当时,王根固得了严重的疥疮,这种病传染,刘胡兰怀着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病人的同情,主动承担了照顾王根固的任务。因常去为王根固做饭、敷药,接触多了,两人产生了爱情。但由于战争环境险恶,加之刘胡兰年纪尚小,与王根固尚未论及婚嫁。王根固把一条毛毯、一支钢笔和一副眼镜送给刘胡兰家,算是订亲的信物。

几个月后,王根固伤势好转,归队时又送给刘胡兰一块小手帕留作纪念。1947年1月12日,反动军阀和地主武装包围了云周西村,将群众赶到场地上,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。在敌人威胁面前,刘胡兰坚贞不屈、大义凛然,临刑前把那块手帕当作最珍贵的物件交给继母胡文秀。在那个年代,身处封建思想比较严重的乡村,这种行为表现出的恰恰是一种反封建的思想解放,也让后世在对英雄的缅怀中多出了一份感动的温暖。

刘胡兰还有一个妹妹叫刘爱兰,小刘胡兰3岁,两人长得很像,都是高个头、浓眉毛、大眼睛,都勤劳肯干、为人豪爽宽厚,从小就是村里拔尖的姑娘。刘胡兰牺牲时,刘爱兰在场目睹,清楚地记得那带血的铡刀,并在刘胡兰牺牲后好几天粒米未进,无法走出痛苦的深渊。1948年底,刘爱兰参军分配至战斗剧社,在《刘胡兰》中扮演姐姐。由于外貌、举止、神情酷似姐姐,刘爱兰在剧中的每一次出现,都能让现场群情激昂,有的战士跳上舞台对刘爱兰说:“我们一定为你(刘胡兰)报仇!”一些战士甚至泪流满面地要求枪毙扮演大胡子匪兵的演员……英雄的事迹极大地激励了更多青年投身战场。

刘爱兰有一个女儿,名叫司承志,至今仍在为宣传刘胡兰英雄事迹奔忙,也写一些悼念姨妈刘胡兰的诗歌和文章。2019年清明节,司承志为刘胡兰写过一首诗,其中几句是这样的:

轻轻地

我来到姨妈的墓碑前,

默默献上纯洁的白菊花一篮。

亲爱的姨妈

我希望

您的秀发还是黑缎子般柔软;

您正安详地匍匐在大地母亲怀里,

等着八路军凯旋。

您圣洁的灵魂已经轻盈上九天……

在这份缅怀里,我们想要说的是,在对英雄的宣传里,有时候人们只注重英雄事迹,而关于英雄生活方面的信息几乎是个空白,而若要让英雄真正在现实生活里成为有血有肉的存在,就少不了对英雄生活方面的信息的还原。除了英雄的事迹、美好的爱情,刘胡兰其实还有一个名字叫刘富兰,当时家人穷,为她取这个名字是希望家里从此富裕,不愁吃穿。

刘胡兰牺牲后,许多人都来村里缅怀她,记者也前来采访,由于文水方言比较难懂,而她的家人又不识字,无法辨别记者的记述是否准确,多种原因导致报纸上出现的是“刘湖兰”,最后又成了“刘胡兰”。考虑到“刘胡兰”的名字经由相关报道已经被大家认可和接受,“刘胡兰”的称呼便沿用至今。

今天,乡亲们都脱贫致富了,刘胡兰烈士墓前耸立着汉白玉烈士石雕像,直入云端。若将刘胡兰与王根固的爱情故事还原,刘胡兰临刑前送给继母胡文秀那块手帕,又该是一种怎样的震撼人心的感动!

残害先烈的凶手曾被提拔为营长

然而,当年残害先烈的那些凶手后来怎么样了?

1947年2月,解放军攻进了文水县城,阎系部队全部缴械投降。杀害刘胡兰烈士的主犯之一吕德芳把自己化妆成商人,还没逃出文水就被解放军击毙。还有几位,被人们在刘胡兰就义处镇压,另有几位潜逃,改姓换名,嫁罪于人,最晚的一位直到10多年后才受到应有的制裁。

许得胜,制造和参与刘胡兰惨案的凶手之一,原阎系七十二师二一五团一营二连连长,因参与屠杀刘胡兰等烈士后,杀人有“功”,后被提升为营长。文水县解放后,他逃到了祁县。祁县就在文水县的东边,两个县接着。祁县是晋中平原上的富庶大县,当年走西口发家了的一些富商的老家就在这里。

许得胜潜逃到祁县后,在贾令镇一个叫“万和堂”药铺当了厨师,给药铺的员工们做饭。为了不被人发现,他除了为食堂买菜购物之外很少出门,同时,将自己伪装成了一个“老实人”:不管见了谁都是见人面带微笑、憨厚朴实的样子,也不与他人做更多交流。因为做饭的手艺不怎么样,他就抢着做药铺的一些杂事,给同事留下了踏实肯干的印象,获得了老板的信任。

1950年3月,在云周西村召开的农民控诉会上,一位农民谈到,他在祁县贩枣时见到一个人,很像杀害刘胡兰等烈士的首凶许得胜,立即引起在场领导的重视。随后,在这位农民的带领来,文水公安部门赶赴祁县进行深入调查,经群众检举揭发,许得胜很快显露原形。1951年公安部门拘捕许得胜,并于当4月在祁县武将其处决。据说,许得胜死前被吓得面如黄土,浑身发抖。

张全宝,制造和参与刘胡兰惨案的凶手之一。在杀害刘胡兰之前,他是阎系亲训师一团五连少尉指导员。后因在介休“张兰战役”中负伤,获得提拔,成为太原追击师三团五连上尉连长。1949年4月,太原解放,被俘,随后被转至察哈尔农垦大队劳动改造。为了逃脱罪责,他给自己取名张生昊,并隐瞒了杀害刘胡兰等烈士的犯罪经历。1950年7月被释放后,回到原籍运城县运城镇卫家巷,做起小买卖。为了不被发现,他剃去了自己的大胡子,最祛除了腮上长着长毛的黑痣,在巷子里摆了一个香烟摊子。

全国解放后,刘胡兰的事迹被写成书,改编成戏剧、电影等。1950年冬,歌剧《刘胡兰》在运城上演,连演数场,场场爆满,反响空前,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着女英雄刘胡兰的故事。张生昊怕了,每听到刘胡兰的名字一次,就会心惊肉跳一回。当天,他早早收了烟摊,对着镜子一次次地打量着自己,随后,拿出剃刀一遍又一遍地刮起了的胡子。

在阎系部队里,张生昊有一个有名的外号“张大胡子”,曾经,他因此感到无比骄傲,总觉得大胡子为自己添了不少威风。但是,那会儿他慌了,发现大胡子是人们认出自己的明显标志。所以,在刮胡子的时候,因为用力过猛、过狠,有一些地方都被刮破了,流血了,他的脸色因此变得苍白无比。不去看戏不放心,去了又怕被发现,看了镜子里两腮流血的自己很久,他忽然地就想到了口罩。

当晚,张全宝捂着脑袋,戴好口罩,低头挤进人群,躲在剧院最后面,胆颤心惊地看完了全剧。回到家里,他的心情放松了下来,脸上露出了一丝狡诈的笑,原因是歌剧《刘胡兰》并没有说他的杀害刘胡兰的凶手,而把所有的罪责都指向了前文中提到的许得胜、“许连长”。一丝得意隐藏在脸上的笑里,他认为自己从此可以溜之大吉,永远不会有人知道真相了。但是,他显然是高兴得太早了。

1951年5月,公安机关以被关押的曾在阎系做事的王连成、傅永清二人为突破口,经他们检举,公安机关得到了张全宝躲藏在运城的线索,于当月8日抓捕张全宝。其后,公安人员顺藤摸瓜,又抓捕了另一名制造和参与刘胡兰惨案的凶手侯雨寅,其人和张全宝一样隐瞒犯罪经历潜逃数年。面对证据,二人供认了密谋和杀害刘胡兰等7烈士的全部事实。6月22日,两人被就地枪决。

比张全宝隐藏更久的是温乐德和石五则。温乐德1959年被捕,1962年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。石五则早在1947年公安机关就曾怀疑他出卖刘胡兰而将他扣捕,但当时他并没有承认罪行,又因未获足够、确切的证据,将其被暂时释放。其后,石五则为了掩盖罪恶真相,把自己装扮得老实巴交,但最终还是被熟悉底细的群众检举和揭发了出来。1963年2月14日,随着处决石五则和枪声响过,刘胡兰等7烈士惨案的侦破和处理工作全部结束。

英雄留给人们的往往是遗产,英雄也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。面对英雄的“生的伟大、死的光荣”,那些残害英雄的凶犯也只能是“生的卑劣、死的龌龊”。今天,那些制造和参与刘胡兰惨案的凶手已经被人们遗忘,就像一粒尘埃不知跌落何处,但刘胡兰的高大形象依然。

参考资料:《临汾司承志讲述烈士刘胡兰的往事》,临汾新闻网,2019年9月21日;《刘胡兰首次订婚对象回忆:她下定决心后退婚》广州日报,2017年05月04日。

发布于:宁夏回族自治区

相关资讯